案例:上海开放数据发展

3.1 上海开放数据的发展路径

上海市政府长期以来在政府信息透明化和重利用的工作上都在寻求积极的前沿探索。

试点阶段(2011-2013)

2011年,上海市政府启动了关于《加快推进公共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促进信息服务业发展》的研究,从理论层面论证上海开展数据开放工作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基于该项研究的成果,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与上海市政府办公室信息公开办牵头,推进上海市的开放数据工作。

2012年2月,市政府明确由市政府办公厅、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正式启动由市公安局、市规划局、市交通委等9家单位参与的开放数据试点工作,推开了上海数据开放工作的序幕。

试点工作的第一阶段,主要以各试点单位在原有政府机构官方网站开设数据服务专栏为主。通过在网站开设特定专栏,以网页表格形式提供数据清单,便捷利用方下载数据。

而与此同时,上海市经信委委托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开发了综合性的开放数据门户,并于2012年6月上线了全国第一个开放数据门户 datashanghai.gov.cn。该平台的上线是中国在开放数据领域所迈出的第一步。

在对外开放的同时,上海市经信委同时搭建了上海市信息资源目录管理系统,以试点单位为基础,开始梳理并编目政府数据资源,基于各部门自行梳理并编制的数据资源目录,促进政府部门间的资源透明程度,激励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数据对社会开放。

推进阶段(2014-至今)

而从2014年起,上海市经信委基于试点情况,开展了上海市开放数据工作的全面推进。在此阶段,经信委对其资源目录编制工作开展了全面深化推进,以4:3:3的分配比例要求各部门在2014-2016三年内有序梳理自己部门所掌握的数据资源,按照实际工作情况和需求确定数据共享和公开等级。同时,针对政府信息资源服务平台管理办法的立法开展调研,明确政府数据采集、发布、更新、安全保障等工作规范。并逐步将政府数据共享和开放工作纳入市信息化项目竣工验收和运维预算管理体系,作为市政府信息公开年度评估内容之一。

与此同时,上海市经信委公开发布了《上海市政府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工作计划》,明确年度工作任务和重点开放领域,确定年度数据开放的数量目标要求,以及数据内容类型要求,共涉及交通、教育、科技、金融、健康卫生、公共安全、公共文化等领域的政府数据。在2014-2015两年的工作推进中,上海开放数据门户的数据数量从原有200余条增至500余条再至800余条,且同时从原有静态数据开放突破至以应用程序接口开放的动态数据。

在底层建立工作机制推进数据资源梳理和开放的同时,上海市经信委同步推进了datashanghai门户的改版。该项工作全面改善了第一版网站的版面样式及数据分类方式,以信息展示、需求评价、数据产品开发、用户分析为重点重组了网站信息架构并开设了用户需求提交和App栏目。进一步,为了迎合当前用户群体移动浏览的特点,datashanghai网站也同时做了移动端优化,推出了移动版的datashanghai门户。

而针对上海开放数据的生态建设,上海市经信委也利用专项资金、应用竞赛等各类手段,建立鼓励各类社会主体利用开放数据的机制。

2014年,上海尝试举办了第一次应用竞赛,面向社会大众征集利用公共数据资源的创意。该项比赛吸引了17支队伍提交作品,最终由上海交通大学的参赛团队以一项改革垃圾回收服务的“金金回收”应用创意摘得桂冠。回顾此次大赛,并未能充分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究其原因有三点:第一,并未能向参赛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赛数据;第二,并未框定比赛主题,导致参赛主题的不明确与评审的困难;第三,并未能真正市场化运作,激励市场响应政府数据开放的新变革。

在2014年的基础上,上海市经信委联合上海市交通委于2015年共同主办了第一届上海市开放数据创意应用大赛(SODA,Shanghai Open Data Apps),聚焦于交通领域激活开放数据潜能。该项比赛不同与2014年的大赛,其由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承办,充分调动市场积极性,并吸纳社会力量如高校(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企业(美蒽朗)、民间团体(开放数据中国)参与大赛的设计和运作。SODA大赛同时通过经信委和交通委的协调,获取了超过1TB的来自地铁、强生出租、微博、气象局等多个渠道的交通及交通相关数据。此次大赛吸引了近5000人的报名,共形成800多支队伍,收到参赛作品超过500件,不但进一步提升了社会参与并利用政府开放数据的意识和积极性,也同时真正通过政府数据开放为政府本身带来问题解决的新思路和做法。

3.2 上海开放数据发展的优秀实践

完善机制体制

上海开放数据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对相应机制体制的完善。

从体制上而言,上海市经信委下专门从政府数据战略考量出发,设立了大数据发展处,统筹大数据领域内的数据交易、共享和开放事宜,能够更好平衡交易、共享和开放间的博弈,并在推动宏观概念上的数据流通时,通过不同的方式加以探索路径,逐步向开放过度。

而从机制角度而言,上海市目前已经出台了《上海市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办法》、《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实施规范 第1部分:目录元数据》等文件,加强对政府内部数据的标准化管理,建立起标准的数据流通机制,从而保障了政府数据能够更为轻易、有序地向社会开放。

公开透明发展

上海开放数据工作中值得称道的一点是将其工作的计划内容予以公开发布。

在由上海市经信委拟定并公开发布的《上海市政府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工作计划》中,上海市经信委除了对社会公布其本年度的工作目标、工作任务以及工作要求外,也一并对社会公开本年度计划开放的数据清单,并要求各部门依据此清单进一步细化自身的数据释放计划,且细化后的数据清单也要公开发布。

调动市场活力

上海的数据开放工作并不仅仅依靠政府单方面推进,通过市场合作、政府采购等方式,上海市经信委充分调动市场的积极性,让专业的人群来办专业的事,全面推进数据开放的进程。

从合作角度而言,上海市开放数据创新应用大赛便是最佳的案例。在承办单位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组建的组委会中,上海市经信委也占一席,与来自学界、企业、民间团体的组委们共同合作,商定比赛的目标、策略,并在充分讨论调研数据需求后,配合大赛需要,响应市场需求,通过发挥其本身行政力量,说服并推动相应部门和单位的数据开放。

从政府采购角度而言,上海市经信委管理下的信息化专项资金面向社会采购“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和开放绩效评估”、“政务数据示范性应用”、“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宣传推广、技能培训”等服务。通过政府专项资金调动市场积极性,在特定专业问题上信任市场力量,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群,通过「政府提供资金-市场提供服务-政府落实工作」的方式,进一步推进了上海市的数据开放工作。

3.3 上海开放数据生态圈初窥

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

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DMG)成立于2010年,致力于对政府治理在数字时代所面临的新机遇和新问题进行学术研究、应用实验与决策咨询。力求在开展理论研究的同时,推动信息化在政府治理中的应用。

在开放数据问题上,实验室主要针对政府数据开放展开了咨询和研究,具体成果有:

  1. 承接20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大数据背景下开放政府数据的因素与机理研究:系统动力学建模与政策仿真」从开放数据生态角度解析并研究中国开放数据的发展,促进供需平衡和良性循环。

  2. 协同开放数据中国及世界银行组织上海开放数据论坛,邀请国内外开放数据专家和政府机构探讨开放数据的生态圈建设,吸取同行及国外建设经验。

  3. 承接上海市经信委课题,为其开展2016-2018年三年的数据开放规划工作。针对现有的数据编目目录及国家政策和民生需求,为上海市经信委产出了三年共15个不同主题的数据规划内容。

  4. 作为SODA组委会成员之一,构思SODA的名称及使命,为SODA的选题和案例追踪评估提供咨询。

协同开放数据中国开展中国开放数据探显镜项目,作为独立第三方评估中国地方层级的开放数据绩效,并给出改进建议。

开放数据中国

诞生于2014年的开放数据中国(opendatachina.com)一直从民间倡导数据开放,推动开放数据的生态建设。在近年内,借由上海市开放数据创新应用大赛和政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展开了合作。

开放数据中国起源于英国开放知识基金会,自2014年2月成立以来,主要从三个方向推动中国数据开放事业:

  1. 推进中外开放数据交流,提升中国数据开放能力:开放数据中国在2014年和世界银行及复旦大学组织了第一届上海开放数据论坛,而在2015年又筹划了第二届上海开放数据论坛。论坛邀请了英国、美国、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代表,同与会的上海开放数据团队及其他省市开放数据团队进行了交流。

  2. 追踪中国开放数据发展,评估开放数据绩效:开放数据中国长期追踪中国开放数据的发展,并整理汇总了“中国大陆开放数据发展时间线”。而在2015年,开放数据中国更是联合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对中国地方上的8个开放数据计划开展了第三方评估。

  3. 宣传开放数据案例,组建开放数据社群:开放数据中国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连接利益相关者形成良好生态,为此,开放数据中国推出了INSPIRE开放数据案例库,用于向政府和公众宣传开放数据所能带来的变化。同时,开放数据中国长期策划组织线下活动,凝聚关注开放数据的群体,开展黑客松、培训、共创活动来推进政府-公众的合作,并进一步推动数据的开放。

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

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主要通过SODA大赛组织和项目孵化来推进上海开放数据的发展。

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是由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和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共同筹建的专注于工业设计、服务设计、大数据战略设计的企业。自2015年开始,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承办SODA大赛,着手推动上海开放数据的需求端建设,通过市场化运作,吸引社会人士特别是创业人群对开放数据的关注,从而加速开放数据的成果转化,提高利用率,并携手政府、孵化器等共同探索开放数据应用的落地方式。

围绕SODA大赛,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也与英国驻华大使馆开展合作,奠定了中英开放数据合作交流的基础。其积极与英国开放数据研究院、Digital Catapult等开展交流,探索适合于中国的开放数据孵化器模式,并借助这些合作关系让SODA大赛走出国门,更好地吸引英国的创业者,发现中国开放数据所能带来的市场机遇,引入英国成熟的技术方案,从而进一步促进两国间的科技交流和商业合作。

OMNILab

上海交通大学 OMNILab 是上海开放数据生态圈中的技术支撑力量。

OMNILab 是中国最早一批使用 CKAN 架设数据门户,并对外开放自采集数据的。在 OMNILab 的数据平台上(data.sjtu.edu.cn)目前开放有上海交通大学的环境传感器实时数据、校园一卡通数据、气象数据等内容,虽非十分丰富,但在技术的探索和试用上,为其他感兴趣开放数据和 CKAN 的人做了很好的示范。

同时 OMNILab 也为上海的SODA大赛提供了技术支持,为大赛提供数据清洗、存储的服务,作为身份上相对中立的第三方(非政府、非营利企业),其很适合承担这样的任务来优化现有政府的供给,同时确保了数据本身的安全性。

OMNILab 亦和上海气象局合作,研发可穿戴的气象传感器,通过招募志愿者佩戴,测试大规模人群的移动气象感知,并逐渐探索可持续开展的方案。相应的数据未来也将通过开放数据的形式提供给社会加以分析利用。

Last updated